2-2. 繩文的生活
(Jomon Life)

①何為「交易」

(Exchange)

從廣義上講,「交易」一詞指的是人們相互見面和交往時的信息和物品交換。當多人共同生活,每個地區都建立起稱為「村」的社會框架時,交流不僅發生在村內,也發生在與村外的人之間。日本傳統漆器工藝的傳承和傳播、漆器製品本身的貿易、作為黏合劑的瀝青及作為石器材料的黑曜石以及其他實用品,主要都是通過與村外的人交流而建立的。其中翡翠製品等,並非用於實際用途,而是作為威望資源(權威的象徵),其中隱藏著繩文複雜的社會體制。

②漆

(Japanese Lacquer)

漆工藝是繩文時代的特色技術。它是世界上最早使用漆,並將其並完善到可視為藝術的程度,但隨著繩文時代的結束而迅速衰落,後來才得以復興,並成為現代漆工藝的基礎。特別是使用氧化鐵和硫化汞作為紅色顏料,以及在黑漆上塗紅漆的技術並沿用至今。 漆線製品是最早出現的漆工藝,隨後出現了在土器和木器上塗的「陶胎漆」「木胎漆」,然後發展為在籃子及編織品上塗的「藍胎漆」。由於漆線是繩文時代才有的技藝,因此可是說是日本漆文化中最重要的根源。

漆線出土遺跡
(Lacquer Thread Excavation Site)
漆梳出土遺跡
(Lacquer Comb Excavation Site)

③最古老的漆器

(Oldest Japanese Lacquer Crafts)

繩文時代初期從墳墓中出土的漆線制品。雖然因腐蝕而沒有遺骸,但據信是仰臥屈膝埋葬,在頭部、雙肩、雙臂和雙腿對應的部位發現了漆線製品。放射性碳定年法(AMS)顯示約製作於9,000年前。迄今,日本的漆器被認為是從中國傳入的,因為最古老的漆器出土於中國長江文化的河姆渡遺跡(約7,000年前),但這一發現提高了日本是漆文化發源地的可能性。

推測埋葬姿勢
(Estimated Burial Posture)

④佩戴漆線製品的繩文人

(Jomon shaman with Japanese lacquer crafts)

此為根據出土狀況想像佩戴漆線製品的模擬圖。頭部用於綁髮,雙肩上飾有兩塊編織布,雙臂上飾有線環,雙腿雖然因嚴重破損而細節不清,但推測是一種腿帶上的裝飾。推定是一位擁有特殊地位的人。

⑤瀝青

(Asphalt)

瀝青產於石油礦帶,是世界上最早使用的礦物資源。在美索不達米亞,瀝青被用來強化建築物,在埃及,瀝青被用來製作木乃伊等。在日本,《日本書紀》將其稱為 「燒土」,並將其從越國(新瀉)獻給天智天皇;在江戶時代,它被稱為 「草生水」。繩文時代,主要作為黏合劑,利用其黏著性,用於修補破損土器及黏合弓箭的箭炳和石箭頭等。由於瀝青不溶於水,在捕魚設備中的應用尤為顯著,如強化魚鉤和魚線的結,黏合魚叉的尖端和柄。這些瀝青也有產自秋田和新瀉,在當時是罕見的高科技材料。

瀝青出土遺跡分布圖
(Distribution Map of Asphalt Excavation Sites)

瀝青出土遺跡
(Asphalt Excavation Site)

瀝青加工設施
(Asphalt Processing Facility)

主要產油區
(Major Oil-producing Areas)

⑥瀝青出土狀況(函館市磨光B遺跡)

直徑60cm、深20cm的圓形淺土坑上方放置了兩塊瀝青。土坑底部的土壤因受熱而變成橘色,由於坑底的土壤因高溫而變成橘色,因此推測坑頂的瀝青是在坑底生火使其融化後使用。頂端還有兩個凹陷,表明最初共有四處放置過瀝青。

瀝青塊分別重3kg和1kg。表面的褶皺表明這些瀝青塊曾裝在皮袋裡。

瀝青的儲存狀況(函館市豐崎N遺跡)
填充於土器中的瀝青塊。發現時,土器內的瀝青尚柔軟,摸上去油膩膩的。這塊瀝青的發現和調查確立了產地識別分析法。

⑦瀝青產地

1993年於函館市豐崎N遺跡(繩文時代後期)出土的土器中發現大量瀝青,進而對瀝青的來源進行了科學分析。至今已確認的瀝青產地為秋田、新潟、庫頁島等,其中秋田縣潟上市的豐川油田是眾所周知的最重要產地之一,從繩文到明治時代一直在這裡開採。在當地,NPO(非營利組織)「豊川YOISYO會」正致力於將這些採掘現場作為現代化工業遺產進行保護和利用。

⑧翡翠

(Jade)

翡翠是日本人最熟悉的寶石,其使用可追溯到繩文時代。 長期以來雖原產地不明,但現在已知繩文時代遺跡出土的翡翠大多來自新瀉縣糸魚川市姬川一帶。 據說產地的發現是從《古事記》和《萬葉集》的描述中推斷出來的。在繩文時代,勾玉吊墜及小玉珠項鍊等作為裝飾品和象徵威信的重要貿易物品。翡翠的母岩呈白色,內部呈現出亮綠松色的光澤,就像春天到來時從雪地裡萌發的嫩草。或許繩文人從翡翠中感受到了生命的氣息吧。

翡翠出土遺跡分布圖
(Distribution Map of Jade Excavation Sites)

翡翠出土遺跡
(Jade Excavation Site)

翡翠產地
(Jade Production Area)

⑨翡翠的產地和加工

翡翠是一種主要由玉輝石組成的岩石,是由地下深處的板塊作用形成的,具有複雜的分子結構,不易破裂。鑽孔時,將沙子放於木軸前端,耐心地旋轉木軸摩擦。翡翠產地新瀉縣糸魚川市位於,德國地質學家海因里希-諾曼博士(Dr.Heinrich Naumann)發現的將日本分為東西兩部分的大裂谷(Fossa Magna)中。日本最古老的翡翠加工村落遺跡「史跡長者原遺跡」已被認定為世界地質公園,該市正在推動並開發一個地質與人文歷史相互輝映的魅力之城。

⑩各種翡翠裝飾品

許多翡翠裝飾品是做為隨葬品從墳墓及陪葬工具的填土遺跡中出土的。其形狀包括大珠、勾玉、棗玉、小玉等,都經過形狀調整、穿孔等精心加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