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绳文的生活
(Jomon Life)

①何为“交易”

(Exchange)

从广义上讲“交易”指的是人们相互见面交换信息及物品。当多人共同生活,各个地区都建立起称为“村”的社会框架时,不仅会发生村内交流,也发生在与村外的人之间。日本传统漆器工艺的传承和传播、漆器制品本身的贸易、作为粘合剂的沥青和作为石器材料的黑曜石等实用品,主要都是通过与村外的人交流而建立的。其中翡翠制品等,并非用于实际用途,而是用于威望素材(权威的象征),其中隐藏着绳文复杂的社会机制。

②漆

(Japanese Lacquer)

漆工艺是绳文时代的特色技术。它是世界上最早使用漆,并将其完善到可以称为艺术的程度,但随着绳文时代的结束而迅速衰落,后来才得以复兴,并成为现代漆工艺的基础。特别是使用氧化铁和硫化汞作为红色颜料,以及黑漆上涂红漆的技术并沿用至今。漆线制品是最早出现的漆工艺,随后出现了在土器和木器上涂漆的“陶胎漆”、“木胎漆”,然后发展为在篮子及编织品上涂的“蓝胎漆”。漆线是绳文时代才有的技艺,因此可以说在思考日本漆文化根源时至关重要。

漆线出土遗址
(Lacquer Thread Excavation Site)
漆梳出土遗址
(Lacquer Comb Excavation Site)

③最古老的漆器

(Oldest Japanese Lacquer Crafts)

绳文时代初期从坟墓中出土的漆线制品。虽然因腐蚀而没有遗骸,但据信是仰卧屈膝埋葬,在头部、双肩、双臂和双腿对应的部位发现了漆线制品。根据放射性碳定年法(AMS),显示约制作于9,000年前。迄今为止,日本的漆器被认为是从中国传入的,因为最古老的漆器是出土于中国长江文明河姆渡遗址(距今约7,000年前),但这一发现提高了日本是漆文化发源地的可能性。

推测埋葬姿势
(Estimated Burial Posture)

④佩戴漆线制品的绳文人

(Jomon shaman with Japanese lacquer crafts)

此模拟图为根据出土状况推测出的佩戴漆线制品的一例。头部是用来束发的,双肩上饰有两块编织布,双臂上饰有线环,腿部虽然因严重破损而细节不清,但据认为是一种腿带装饰。推定是一个地位特殊的人。

⑤沥青

(Asphalt)

沥青产于石油矿带,是世界上使用最早的矿物资源。在美索不达米亚被用来加固建筑,在埃及沥青被用来制作木乃伊。在《日本书纪》中将其称为“烧土”,并从越国(新泻)献给过天智天皇;在江户时代被称为“草生水”。绳文时代主要用作修复破损土器的粘合剂,以及连接弓箭的箭柄和石箭头。由于沥青不溶于水,在渔具中的应用尤为显著,如加固鱼钩和鱼线之间的结,连接鱼叉的尖端和柄。这些沥青中也有来自秋田及新泻的,在当时是罕见的高科技材料。

'沥青出土遗址分布图
(Distribution Map of Asphalt Excavation Sites)

沥青出土遗址
(Asphalt Excavation Site)

沥青加工设施
(Asphalt Processing Facility)

主要产油地带
(Major Oil-producing Areas)

⑥沥青出土状况(函馆市磨光B遗址)

(Asphalt Excavation (Makou B Site, Hakodate City))

直径60cm、深20cm的圆形浅土坑上端放置了两块沥青。土坑底部的土壤因受热而变成橙色,由于坑底的土壤因高温而变成橙色,因此推测坑顶的沥青是在坑底生火使其融化后使用。顶端还有两个凹陷,表明最初共有四处放置过沥青。

沥青块分别重3kg和1kg。表面的褶皱表明这些沥青块曾装在皮袋里。

沥青的储存状况(函馆市丰崎N遗址)
填充于土器中的沥青块。发现时,土器内的沥青仍然柔软,摸上去油腻腻的。这块沥青的发现和调查确立了产地识别分析法。

⑦沥青产地

(Asphalt Production Areas)

1993年,在函馆市丰崎N遗址(绳文时代后期)出土的土器中发现了大量沥青,从而对沥青的来源进行了科学分析。迄今为止已确认的沥青的产地是秋田、新泻、库页岛等,其中秋田县泻上市的丰川油田是众所周知的最重要产地之一,从绳文到明治时代一直在这里开采。在当地,NPO(非营利组织)“豊川YOISYO会”正致力于将这些采掘现场作为现代化工业遗产进行保存并利用。

⑧翡翠

(Jade)

翡翠是日本人最熟悉的宝石,其使用可追溯到绳文时代。虽长期以来原产地不明,但现在已知绳文时代遗址出土的翡翠大多来自新泻县系鱼川市姬川一带。据说产地的发现是从《古事记》和《万叶集》的描述中推测出的。在绳文时代,勾玉吊坠和小玉珠项链是作为装饰品和威信象征的重要贸易物品。翡翠的母岩呈白色,内部呈现蓝色光泽,就像春天到来时从雪地里萌发的嫩草。或许绳文人从翡翠中感受到了生命的气息吧。

翡翠出土遗址分布图
(Distribution Map of Jade Excavation Sites)

翡翠出土遗址
(Jade Excavation Site)

翡翠产地
(Jade Production Area)

⑨翡翠的产地和加工

(Origin and Processing of Jade)

翡翠是一种主要由玉辉石组成的岩石,是由地下深处的板块作用形成的,具有复杂的分子结构,不易破裂。钻孔时,将沙子放于木轴末端,不断旋转木轴摩擦。翡翠产地新泻县糸鱼川市位于,德国地质学家海因里希-瑙曼博士(Dr.Heinrich Naumann)发现的将日本分为东西两部分的大裂谷(Fossa Magna)中。日本最古老的翡翠加工村落遗址“史迹长者原遗址”已被认定为世界地质公园,该市正在推动并开发一个地质与人文历史交相辉映的魅力之城。

⑩各種翡翠裝飾品

(Various Jade Ornaments)

许多翡翠裝飾品是作为随葬品从坟墓及陪葬工具的填土遗构中出土的。其形状包括大珠、勾玉、枣玉、小玉等,都经过调整形状、穿孔等精心加工。